7月20日,上海福喜公司篡改生產日期、加工次品及過期產品等違法行為被曝光,其生產的產品供貨給麥當勞、肯德基等在華知名快餐連鎖企業,使得洋快餐企業再一次陷入食品安全風波中。隨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和上海也都開始部署調查。食品安全檢測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環節。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監管就是保障舌尖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閥門。2009年頒布的食品安全法就監管進行了專章規定,可是,不斷涌現出的食品安全事件,讓社會將矛頭毫不留情地指向了監管。監管不力、多頭監管反留空白的問題一再被提出。前不久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首次審議了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提出要建立最嚴格的全過程監管制度。
既是全國人大代表,又是一名來自一線食品藥品監管執法者的符之冠,結合工作實踐,在全國人大會議上連續兩年都提出了關于完善食品藥品監管體系的建議。
符之冠說,不斷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方面是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見利忘義,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弊端。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分為“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市場流通、餐飲消費”四大環節,按照一個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即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分別負責初級農產品的生產、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食品流通環節、餐飲業等食品環節的監管工作,采取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方式。以此來看,“從田間到餐桌”的各個環節分得很清。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齊抓共管反而造成了監管資源浪費、推諉觀望、責任不清、監管效率低下。食品安全法對于小作坊的管理并沒有作出明確規定,要求各地制定。就海南省而言,沒有制定相應的地方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導致這樣的小作坊游離于管理之外。再加上,面臨違法行為,我們執法人員一般只能以勸為主,再多也就是封存和罰款。”符之冠建議,國家應建立相對集中、統一的專業化監管體制,改變多頭管理,組建一個相對獨立的食品安全監管行政部門和監管系統,行使除初級農產品生產之外對食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鏈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管職責,充分發揮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實現從多部門分段監管到單部門分類監管的體制轉變。同時設立食品藥品可追溯電子監管,針對不同食品藥品及相關企業的生產加工流程,設置多個信息監控點,全面采集食品藥品種植養殖、畜禽屠宰、生產加工、流通銷售、餐飲服務等環節的信息,構建全國統一的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平臺和電子追溯系統,為監管部門和消費者提供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和信息追溯查詢。要以每一個食品藥品企業為單元設立安全監管基點,有效連接其上下游企業的相關聯監管。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有些雖然建立了追溯制度,但是基本屬于只有出生證的狀態。以藥品為例,一家大型醫藥超市中,藥品外包裝上有追溯信息碼的僅僅占所售藥品中的20%,而就這20%中也很難實現無縫追溯,達到全程監管。”符之冠說。
符之冠認為,監管就要體現一個“嚴”字,建立嚴格的監管制度和體系之外,更要提高違法成本。“實行嚴苛的懲罰制度,處罰如果達到要違法者傾家蕩產的地步,下次違法之時,他至少要思考一下成本問題。”此外,符之冠還建議必須明確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規定,防范要靠前。
常年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執法一線,符之冠深深體會到力不從心。行政力量和行政裁量權畢竟有限,有時需要當地派出所協同配合查處。“派出所的人也不多,基本屬于一個蘿卜好幾個坑的狀態,人手不夠,同時專業性也不強。”符之冠說,行政與刑事執法加強配合是加大對食品藥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懲處力度的一大推動力。他希望能設立一支專業的、專職的偵查處理食品藥品安全違法事件的警察隊伍,更好地維護食品藥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