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食品行業先有三鹿毒奶粉、地溝油,后有福喜變質肉。即使再巨頭的食品企業,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似乎都不能讓百姓產生足夠的安全感。老百姓怎樣才能吃到放心食品呢?加強食品檢測必不可少,于是,食品安全檢測儀器便有了用武之地。
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一方面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儀器市場規模不足市場總容量的千分之二,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存在巨大的市場空缺。政府加大投入,進一步拉動市場需求。今年7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多個部門和機構發布消息稱,我國未來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將覆蓋全部縣級行政區域,監測網點擴大到2870個,預計將拉動食品檢測市場規模超過200億元,年均復合增速超過50%。另一方面國內檢測技術相對落后,市場上大部分正規快檢產品的準確率為70%左右,高端快速檢測儀器上占有率不足,很大程度上依賴國外。
市場發展空間巨大,自然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食品安全檢測領域,又由于準入門檻比較低,這就造成了行業良莠不齊現象明顯。雖然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對檢測儀器行業來說或許意味著機會,但較混亂的市場現象也使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極易造成惡性競爭。從市場上的食品檢測儀器來看,有些企業并不在自身產品品質上下功夫,反而利用虛假的廣告宣傳來達到盈利的目的,這樣下去,勢必會造成整個行業的烏煙瘴氣。
以上分析了我國食品檢測發展現狀,但是消費者是食品安全的直接受益者,也是不安全食品的接收者,食品檢測最終還是為消費者服務。懷疑食品有問題就拿去檢測,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就當下來看,消費者自行檢測不僅花費時間,費用也不小。去年2月,浙江省寧波市兩位市人大代表呼吁“設立食品檢測公益基金”。這一呼吁的動機出自對“食品安全鑒定令消費者不堪重負”的深刻認識。
山東青島平度居民李女士因擔心孩子吃了“問題奶粉”,找到經銷商與廠家聯系后,對方讓她把奶粉寄過去檢測。李女士萌生自己送檢的念頭。據當地媒體跟蹤報道,李女士去過醫院、質監部門、工商部門,都說檢測不了。最后找到檢驗檢疫局,一聽檢測費用要兩三萬元,她無奈放棄。
目前,食品檢測行業主要針對企業或政府的檢測機構,未來,能否將檢測儀器輸送到尋常百姓家是發展目標。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和對食品檢測行業的投入,期待食品檢測儀器即使不能像ph試紙那樣可得,也不會像現在讓普通百姓望而卻步。檢測儀器企業,更應該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而不是在巨大的市場空間里低水平游走,最后被國外市場大魚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