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瘋傳: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可檢測出60余種可疑化學品的試紙,消費者在家中僅需幾分鐘的時間,就可完成食品是否安全的測試,什么農藥殘留、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溝油被一網打盡。古有銀針試毒,今有試紙驗菜。這是真的嗎?
相關專家表示,目前中國國內市場上所銷售的家用食品安全檢測方法,只針對個別有毒物質或細菌有效,想要全面檢測必須借助專業實驗室。而這些專業實驗室,對普通老百姓來說無疑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此次,天津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的新型試紙,解決了這一問題。
它的檢測效果要全面得多,只要食品中存在危險細菌或化學殘留物,試紙就會變色。不過研發人員并未透露何時起可買到這種試紙,以及售價多少。
事實真的如此嗎?1月中旬,天津科技大學領銜的一個研究項目確實獲得了201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的全名叫做“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可視化快速檢測技術”。
這項技術并不是德媒報道中所說的只有一張小小的試紙,而是包含了幾十種創新產品和13項國家發明專利。
天津科技大學王碩教授作為該項目的第一完成人接受了采訪。王教授表示,這些技術確實包含食品安全試紙,不過并不是一種試紙就能檢測所有的物質,而是有分類和針對性的。每種試紙針對的都是某一種或幾種特定的化學物質。
比如農獸藥殘留快速檢測試紙,只要檢測人員把需檢測的肉類或生鮮果蔬磨碎后放入器皿,倒入少許提取液,混合均勻后將幾滴混合液滴到檢測試紙上,短短幾分鐘,就能根據試紙上的顯示情況,準確地對食品的安全性做出判別。
“目前,這個項目已研制出了60余種化學危害因子可視化快速檢測產品,可以檢測的項目包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和生物毒素。常規檢測的方法可能幾天才能出結果,而快速檢測方法一般只要幾小時就能出結果,幾乎可以用‘立等可取’來形容。”
王教授研究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方法已經整整10年,10年中我國食品安全方面的新問題屢屢爆出,王教授的研究側重點也不斷地改進。
“最開始我們更關注對農藥殘留的檢測方法,后來發展到獸藥殘留,現在生物毒素尤其是真菌毒素是我們研究快速檢測方法的對象。像近期人們非常關注的黃曲霉素等真菌毒素,它的毒性甚至要百倍于農藥殘留,帶給人體的傷害很大。再比如媽媽們都很關注的嬰幼兒奶粉中的板歧桿菌,這種菌對嬰幼兒的發育危害也很大。”
對王教授這樣的研究人員來說,試紙這種簡單有效的檢測方法更受老百姓的歡迎,同時也是他們努力的方向。“未來我們的努力方向是將讓這種試紙更好用,讓老百姓也能用起來;讓這個試紙功能更強大,一個試劑盒就可以測出多種殘留毒素;讓這個小試紙更有預見性,能對威脅食品安全的毒素做出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