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今日表示,將按照最嚴格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來要求全面實施好食品安全戰略,抓緊起草新的食品安全法的實施條例和相關配套規章,盡快完善與其向配套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體系。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和中國經濟年鑒社聯合主辦的“2015(第三屆)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14-15日在北京舉行。此次峰會以“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與增長動力接續”為主題,集中探討如何著眼于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動力升級。
滕佳材在峰會上指出,當前食品安全和保障食品安全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個國家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對于中國食品產量、消費量驚人的大國來說,面臨的挑戰和壓力更大。
首先,來自于糧食與食品數量安全的巨大壓力,中國有13億多的人口,用有限的耕地保障龐大的人口數量資本自給,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是中國政府不能放松的頭等大事,所以發展農藥、獸藥必不可少,但如何讓2億多農戶都可以科學合理的使用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次,來自中國所處歷史發展階段的挑戰,中國食品產業規模大,但集約化程度很低,多小散亂問題比較突出,如何做到監管的全覆蓋,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再次,來自工業化和全球化的挑戰,工業化讓我們的生活變的豐富多彩,同時導致環境污染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這些年來中國政府全面推進食品安全檢測監管機構的改革,健全從中央到地方和基層的食品安全體制,今年再次修訂食品安全法,證明了中國政府對現代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建設是有高度的重視。
滕佳材表示,中國食品安全的形勢是穩定向好的,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是得到有效的保障,安全監管部門將按照最嚴格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來要求全面實施好食品安全戰略,力爭通過“十三五”以及未來的努力,基本實現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滕佳材表示,重點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強化政策和相關措施:
第一,加強食品安全的標準建設。標準是討論食品安全問題的基礎,標準缺失是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最大隱患,我們將發揮在監管執法一線的優勢,積極配合國家的有關部門制定標準工作,加快推進食品安全風險的檢測、評估和標準的自修訂工作。力爭通過“十三五”的努力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第二,加強食品安全的產業基礎。保證食品安全產業素質是基礎,因此轉變生產方式加快農業和食品產業的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多數企業落實好良好操作規范,在生產經營標準化、綠色化、規模化、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要支持大宗型企業率先建立哈斯鋪體系,質量安全可追訴體系,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升級,靠產業升級提升食品安全保障的水平。
第三,加強食品安全的源頭治理。保障糧食和食品安全必須從防治環境污染著眼,下大力氣凈化產業環境,開展治地、治水、治藥、治肥、治添加物等行動,對農藥化學用品的管理,防恐耕地重金屬的污染,從源頭上保證糧食和使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實現正本清源。
第四,要加強企業食品的從業人員。保障安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10月1日起,國家食品安全法落實企業內部管理制度,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義務,強調以企業為主題,建立食品安全追訴體系的要求,明確食品安全的第三方平臺,對入網進行食品等級,做出保健用品、特殊用品、嬰幼兒食品的管理,鼓勵企業投入保險。履行好這些義務是企業保證產能安全的一個必要條件。
第五,加強安全監管的執行創新,抓緊起草新的食品安全法的實施條例和相關配套規章,盡快完善與其向配套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體系,同時要全力推進安全監管執法工作,一是實施食品安全許可制度,允許嚴格準入。二是檢查的網絡化、表格化、抽檢的制度化。完善農產品產地、市場準入機制,實現全過程無縫監管。三是強化監管執法信息公開,及時公開許可檢驗執法的標準、程序、結果,繼續加大對不合格產品和企業的暴光力度。執法信息的公開,這是對執法,消費者的最好保護,對違法者最大的震懾,也是對執法者最好的約束。四是加強監管監測,開展食品安全的隱患排查,鼓勵食品企業采用嚴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創造品牌擴大市場。五是鼓勵多元主體積極參與食品安全治理,支持企業投保安全責任保險,實行有獎舉報制度,積極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形成社會共建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