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3年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召開以后,我國的環境保護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作為環保工作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的環境監測工作也隨之起步。30多年來,我國環境監測事業取得了巨大進步,成就輝煌。
在“十二五”時期,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發展迅速,去年行業規模超過367億元,“十二五”期間行業復合增速達到17.6%。環境監測儀器的銷售增加也從側面印證了行業的高速態勢,資料顯示,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的銷售收入由2005年的15.84億元上升為2015年的227.74億元。
“但是,對比整個萬億級的環保市場而言,環境監測的市場規模還較小,未來市場增長空間巨大。”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表示。
2015年,環保部發布了《關于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的指導意見》,提出全面放開服務性環境監測市場,鼓勵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參與排污單位污染源自行監測、環境損害評估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現狀監測、清潔生產審核、企事業單位自主調查等環境監測活動,推進環境監測服務主體多元化和服務方式多樣化。
展望“十三五”,環境監測政策扶持力度將持續加碼。一方面,新環保法、水十條、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十三五”規劃、“互聯網+”綠色生態等重磅政策陸續地出臺,環境監測原有的市場領域將進一步地拓展。例如,在《國家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方案》的“國家考核、國家監測”和《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處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上升到刑事處罰”下,排污企業會有更多的監測設備的需求。其次,隨著VOCs政策密集發布,即將出臺的土十條,設置水、大氣、土壤三個環境管理司等因素,環境監測的新市場領域巨大,例如新興VOCs、土壤等監測設備領域。
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測,2020年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900億元,五年復合增速約為20%左右。
但客觀分析,到目前為止,環境監測的市場潛力并未完全被挖掘。目前第三方檢測企業所承接的主要業務,還只是環保部門直屬監測機構原來負責的傳統業務,如“三同時”驗收監測,水、氣自動站運維等。這些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環境監測機構的工作壓力,但企業自測等可市場化的業務板塊并未真正打開。
很多第三方檢測企業的經營遭遇瓶頸,面臨隊伍不穩定、投資收回慢等實際困難。第三方檢測企業在生產業績不佳、資金周轉壓力大的情況下,就有可能采取數據弄虛作假等手段降低成本,甚至出現監測人員不去現場,只是依據歷史資料編報告書的極端事例。
同樣,環境監測市場的天花板可以預見,國內監測企業也將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細分市場迅速消耗殆盡的危機。
在此背景下,企業未來可以尋求兩條道路:一個是通過橫向并購迅速切入相近的子行業,提升技術,進入分析儀器以及實驗室用品的藍海,這條路已有諸多國際成功的先例:另一個是打造平臺型公司,未來PPP打包項目是環保訂單的重要形式,在承接政府的PPP訂單上平臺型公司更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