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備受關注的“西安環境質量監測數據造假案”公開宣判,據環保部通報,涉案7人均因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獲刑1年3個月至1年10個月不等。該事件從發生至今,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更引發老百姓對于環境監測數據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的懷疑。
環境監測可以說是環保事業的頂梁柱,是環境管理的重要技術支撐以及對環境管理效能進行檢驗的尺標。只有真實、有效的數據才能幫助有關部門客觀理性的分析環保形勢,掌握環境狀況,從而制定制定環境規劃方案。
為了杜絕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環保部等有關部門也制定、出臺了《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等一些列法律法規,強調要采取最規范的科學方法、最嚴格的質控手段、最嚴厲的懲戒措施,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
但在利益的驅動下,層出不窮的環境監測儀器數據造假事件仍在發生。“治霾神器”——霧炮車圍著空氣監測點轉、在監測軟件上修改數據、給空氣質量監測儀器“戴口罩”……
這使得群眾對環境監測數據信任程度越來越低,環境監測部門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
那么,環境監測信任危機該如何破除?
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自然是首要任務。應當加大對于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懲罰力度,從嚴懲處,依法追究有關當事人的責任。同時,建立自上而下的統計垂直管理體系,并在考核方式、考核程序等方面充分保證其科學民主性,遏制“數字造假出政績”現象。
同時,要加強公眾的參與與監督,提高政府環境信息發布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建立統一的生態環境監測信息發布機制,構建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重點區域應配備實時在線監測設備,如在線單顆粒氣溶膠質譜儀等,實現24小時不間斷并且快速、及時的記錄數據,并通過監測數據網絡直報等方式,實時發布監測信息,利用先進的儀器儀表從根本上杜絕數據造假的可能性。
此外,要確保每一臺監測設備都正常運行,定期對在線監測設備進行巡檢、抽查,保證設備的穩定運行以及監測數據的有效性。
環境質量問題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監測數據造假問題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而儀器儀表企業作為環境監測的技術支撐,也應當肩負起社會責任,持之以恒地鉆研領先時代、滿足社會需求的新方法、新技術,這不僅能推動我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更能幫助企業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