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食品行業如何促進新消費、行業如何進行轉型與升級、如何保障食品安全?昨天,記者從“2017年中國食品發展大會”上了解到,來自業界的200多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圍繞相關話題在京展開探討。
農業是食品產業的基礎。會上,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副主任陳金發指出,當前農業生產要適應供求關系、生產經營方式、資源環境、市場環境等發生的深刻變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是農業發展中亟需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
面對傳統農戶比重明顯下降、國際競爭壓力日益凸顯等新情況,他表示,將在標準制定、標準普及推廣上下功夫,讓更多生產者、消費者容易理解掌握;將加快建設果菜茶標準園、畜禽養殖標準示范場和水產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力爭“十三五”末規模生產基地全部實現按標生產。此外,將構筑農產品質量安全防線,強化準入準出,推行農產品信息證制度,并完善監管隊伍建設,切實保障農業產業發展和公眾“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已經解決了吃得飽問題的情況下,吃得好、吃得多樣、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成為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目標。”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綜合處處長熊先軍表示,質檢系統抓住國內生產方式比較粗放、基礎比較薄弱,尤其是有些農業化學投入品不符合國際市場要求這個“癥結”,提出了“區域化管理”的新理念,在山東等省率先實施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的建設工作,像山東鰻魚、煙臺蘋果等眾多食品已獲得歐盟標識認證。他稱,今后將總結好示范區建設經驗和做法,支持有條件的省、市開展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省、市建設,打造示范區升級版。
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二司副司長范學慧表示,“互聯網+食品”在極大方便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對于入網食品經營者審查把關還有一些漏洞、入網食品經營者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隱患、監管難度加大等。該局出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決當下食品新業態帶來的監管空白,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網絡食品安全檢測的監測和違法查處的力度,不斷探索網絡食品經營監管方式和方法,促進網絡食品經營健康發展。
大會上,揭曉了“金箸獎2017中國食品標桿企業”“金箸獎2017中國食品領軍人物”“金箸獎2017年度食品大工匠”和“2017中國食品七星獎”等獎項,并且啟動了國味·中國食育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