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三聚氰胺、塑化劑等公共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迅速降低,隨著而來的就是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為了更好的對食品安全檢測進行系統的監管,2012年6月出臺的《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建設食品安全檢測與風險評估平臺,其中國家食品安全信息平臺監管系統直接覆蓋全部縣級區域,同時要求提高食品安全檢測儀器設備自主化水平和檢驗檢測能力。
通過相關機構以及員工長久不懈的探索,特別是在相關工藝的幫扶之下,我國在農藥殘留檢測、獸藥殘留檢測、重要有機污染物的痕量與超痕量檢測、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與違禁化學品檢驗方法、生物毒素和中毒控制常見毒物檢測、食品中重要人畜疾病病原體檢測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在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方面,重點研究酶抑制法和儀器分析方法。其中酶抑制法測試紙已研制完畢,測試盒及酶速測儀已研制成功,膠體金測試條正在研制。食品中150種農藥殘留系統檢測技術正在研究中。目前,已經出現了安全檢測設備,而且不斷的開展其他一些裝置的研發活動。
在獸藥殘留檢測技術方面,主要開展多殘留儀器分析和驗證方法的研究。完成了包括興奮劑、激素、磺胺等、四環素類、氯霉素類、硝基呋喃類、B-內酰胺等、苯并咪唑類、阿維菌類、喹諾酮類、硝基咪唑類、氨基糖苷類、氨基硫脲類等13項藥物的檢測研究。完成了新型綜合微量樣品前處理儀、超臨界流體萃取在線富集離線凈化裝置、高效快速濃縮儀、便攜式酶標儀的研制。
在重要有機污染物的痕量與超痕量檢測技術方面,完成了二英、多氯聯苯和氯丙醇的痕量與超痕量檢測技術的研究;建立了12種具有二英活性共平面PCBs單體同位素稀釋高分辨質譜方法;建立了以穩定性同位素稀釋技術同時測定食品中氯丙醇方法;建立了食品中丙烯酰胺、有機錫、滅蚊靈、六氯苯的檢測技術。在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與違禁化學品檢驗技術方面,開展了紐甜、三氯蔗糖、防腐劑的快速檢測,番茄紅色素、辣椒紅色索、甜菜紅色素、紅花色素、飼料添加劑蝦青素、白梨蘆醇等的檢測研究;建立了阿力甜椰H、姜黃索、保健食品中的紅景天甙、15種脂肪酸測定方法。番茄紅素和葉黃索、紅曲發酵產物中Monaeolinlink開環結構與閉環結構的定量分析方法。食品(焦糖色素、醬油)中4-甲基咪唑含量的毛細管氣相色譜分析方法,芬氟拉明、雜氟拉明、雜醇油快速檢驗方法,磷化物快速檢驗方法。在生物毒索檢測技術方面,完成了真菌毒素、藻類毒素、貝類毒素ELISA試劑盒和檢測方法,建立了果汁中青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方法。
全國各地參與兩會的民意代表們并不僅僅指出問題和原因,他們更為關心的是幫助政府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一些政協委員在調研后發現,檢測手段落后導致的發現不及時和處置措施不利,是中國食品安全事件屢屢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實驗室檢測方法存在設置有限、樣品檢測數量有限、檢測周期長等局限,已經遠遠滿足不了食品安全保障的需求。針對這一情況,一部分民意代表把目光投向了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和技術。
“相關部門及科研單位應重點加強食品安全生產監控中針對農藥、獸藥、重要有機污染物、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與違禁化學品、生物毒素的快速檢測技術和相關設備研究。”陜西省政協委員郭紹敏建議。
按照他們的設想,食品快速檢測技術將被廣泛應用于政府部門對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管中——可先用快速檢測方法篩選,發現有問題的食品再用傳統的實驗室方法定量分析,從而使兩種檢測方法彼此互補。
在深圳,經過代表委員審議和討論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其最大的一處語句上的修改來自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表述。修改后的報告中,增加了“加大檢測力度,提高抽檢率,健全追溯體系,強化執法檢查”等語句。
食品檢驗方法規程不宜作為強制性標準
馮平告訴記者,在我國原有食品標準體系中,檢測方法標準一直以推薦性標準的形式存在。依據《食品安全法》第19條和第20條,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標準由推薦性標準成為強制性標準。立法者的初衷是為了規范檢測市場,但由于檢驗方法標準研究的分散性和多樣化,再加上制定國家標準時往往不可能做到全覆蓋,且很難及時增補,造成了大量檢驗方法研究成果的閑置。
馮平在提案中指出,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總體數量龐大,即便對同一檢測對象,也會因適用范圍不同和檢測手段各異而存在不同的檢驗方法。與此同時,檢測方法更新較快,新方法層出不窮。如將其作為強制性國家標準,既影響標準的創新,不利于檢測行業的公平競爭,更不利于降低檢測成本,也影響了《食品安全法》的嚴肅性。
馮平舉了一個例子,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中,僅規定了紙色譜的熒光光度計和比色測定的方法為檢測苯并(a)芘的方法。但在實際檢驗工作中,采用液相色譜法(HPLC)準確度高、出結果快。但由于GB2762-2012為強制性標準,使得檢測機構必須依照此標準規定的檢測方法來檢測,其他檢測方法無效。“這樣大大影響了檢測效率和社會效果,造成社會公共資源的極大浪費。”
馮平還指出,一些長期使用的成熟檢測方法,不應該因為沒有被列入標準而禁用。比如,《植物源性食品中稀土含量的檢測》新標準中只規定了(ICP-MS)法,取消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ICP)法。而大量實踐證明,(ICP)法測定稀土含量是準確的。如果這種檢測方法不能用了,很多檢測機構的ICP設備將會閑置。同時,ICP-MS儀器屬于發達國家限制向中國出口的儀器(半軍品),進口受限多、周期長,這就使得檢測工作極大地受制于人。“一些新的檢測方法過分依賴高端進口儀器,檢測機構不得不放棄原有的成熟設備,大量使用進口設備,造成不必要的社會資源浪費。”
(責任編輯:金利同建l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