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儀器的發展
為了引導和促進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產業的發展,提高環境監測儀器的技術水平,特編制環境監測儀器發展指南。環境監測儀器生產及技術現狀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的基礎和技術支持,隨著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我國環境監測技術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環境監測儀器生產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的生產企業有140余家,年產值4.8億元,約占全國環保產品產值的2.3%。環境監測儀器的主要產品是各種水污染和大氣污染監測、噪聲與振動監測、放射性和電磁波監測儀器。我國生產的煙塵采樣器、煙氣采樣器、總懸浮微粒采樣器、油份測定儀、污水流量計等環境監測儀器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市場上占有很大比例。
國產大型實驗室用原子吸收、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儀、氣相色譜儀等監測儀器自動控制技術采用程度較低,關鍵零部件尚依賴進口。 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多是中小型企業生產,產品基本集中在中低檔的環境監測儀器,遠不能適應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發展的需要。
主要表現為: ①技術檔次低,低水平、重復生產嚴重,規模效益差; ②產品質量不高,性能不穩定,一致性較差,使用壽命短,故障率高; ③研究開發能力較低,在線監測儀器的系統配套生產能力較低,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
二、環境監測儀器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目前,全國已形成了國家、省、市、縣4級環境監測網絡。共有專業、行業監測站4800多個,其中環保系統2200多個監測站,行業監測站2600多個。國控的空氣質量監測網站103個、酸雨監測網站113個、水質監測網站135個。此外還建有噪聲監測網、輻射監測網、區域監測網等。 到2005年,國控環境監測網絡調整為:環境空氣監測網站226個,測點數793個;酸雨監測網站239個,測點數472個;水質監測網站197個,監測斷面1074個;生態監測網站15個。
目前,我國已制定各類國家環境標準410項,覆蓋了大氣、水質、土壤、噪聲、輻射、固體廢物、農藥等領域。已開展了環境質量監測、環境質量周報、日報、預報監測;污染源監測、污染事故應急監測、污染物總量控制監測、污染源解析監測,環境污染治理工程效果監測等等。需監測的污染因子達百余種。 環境監測及監測儀器發展趨勢: 1、以目前人工采樣和實驗室分析為主,向自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為主的監測方向發展; 2、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方向發展; 3、由較窄領域監測向全方位領域監測的方向發展; 4、由單純的地面環境監測向與遙感環境監測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5、環境監測儀器將向高質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動化、系統化和智能化的方面發展; 6、環境監測儀器向物理、化學、生物、電子、光學等技術綜合應用的高技術領域發展。
(責任編輯:jinliyi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