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社會調查中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中國民生調查報告·2014》,報告顯示公眾最擔心的食品安全問題為假冒偽劣,其次為違規使用添加劑、農藥殘留、過期變質和轉基因。近半數受訪者對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表示不滿意,選擇很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只占17.8%。
乳制品 消費者仍不放心
去年10月至12月,上海交大輿情研究實驗室社會調查中心采用國際上通用的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CATI)系統,針對中國35個城市居民展開調查,累計獲得8500多份有效樣本,涵蓋總報告(綜合民生調查報告、幸福感調查報告)、分類報告(教育、食品安全、生態環境、醫療、社會保障)、熱點話題、專題研究四個方面。
調查發現,受訪者對所在城市食品安全情況整體一般放心;認為乳制品,蔬菜水果,肉及其制品,水產及制品,飲料、酒,食用油的安全問題比較嚴重;假冒偽劣、違規使用添加劑、農藥等殘留物超標是受訪者最擔心的3類食品安全檢測問題。
受訪者認為食品安全最大的隱患存在于生產加工環節;近1/3的受訪者遇到過食品安全問題,其中以過期、假冒偽劣、衛生不達標食品情況為甚;受訪者對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整體滿意度較低,政府執法不嚴被認為是食品安全問題突出的最主要原因。
轉基因 近四成人不清楚
轉基因食品產生之后,在國內外一直存在很大爭議。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大規模問卷調查,發現受訪者對轉基因食品的擔心顯著低于假冒偽劣、違規使用添加劑等其他食品安全問題,表示擔心轉基因食品的受訪者比例最低。
這一結果可能與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較低有關。調查顯示,對轉基因食品不清楚、不了解的受訪者最多,高達39.0%。
就對轉基因有所了解的消費者來說,其接受度也很低,完全接受的受訪者僅占0.9%,比較接受的受訪者占12.7%,持中立態度的受訪者占14.6%;而完全不接受和不太接受的受訪者總共占32.7%。
總體來講,受訪者中不接受轉基因食品占多數,說明對轉基因食品消費者尚存在疑慮,且表現出了較高的警惕性。
調查還顯示,女性對轉基因食品的了解低于男性,接受程度也低于男性;年輕群體對轉基因食品的接受度高于中老年群體;大學本科生對轉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較高,大專生對轉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較低;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對轉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最高、接受程度最低;收入水平越高,對轉基因食品接受度越低。
修法案 出問題加重問責
國務院昨天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生產性服務業重點和薄弱環節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
會議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
會議指出,保障食品安全關系每個消費者切身利益。修訂食品安全法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高度重視。修訂草案重點作了以下完善。
一是對生產、銷售、餐飲服務等各環節實施最嚴格的全過程管理,強化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完善追溯制度。
二是建立最嚴格的監管處罰制度。對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構成犯罪的,依法嚴肅追究刑事責任。加重對地方政府負責人和監管人員的問責。
三是健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食品安全標準等制度,增設責任約談、風險分級管理等要求。
四是建立有獎舉報和責任保險制度,發揮消費者、行業協會、媒體等監督作用,形成社會共治格局。
會議決定,修訂草案經進一步修改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