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作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監測網絡將為政府考核問責提供技術支撐,實現生態環境監測與執法同步。
給生態裝上雪亮的“眼睛”
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經過近40年的發展建設,已經改變了靠“眼睛看、鼻子聞、耳朵聽”的落后面貌,建成了較為完善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并及時向人民群眾發布各類監測信息。
2002年6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與內蒙古正藍旗在渾善達克沙地腹地,合作建立了渾善達克生態監測研究站,以退化沙地草地的生態恢復重建和綜合生態系統管理為主要研究方向。13年來,通過長期生態學定位觀測及野外控制試驗,探索沙地草地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機理。
內蒙古環境保護局的資料顯示,目前內蒙古全區環境監測體系已基本建立,并形成了較完整的環境質量監測網,僅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一家在內蒙古各地建立的環境監測站就有71個,環境監理機構62個。
環境監測是治理的基石
在環境治理的過程中,環境監測起著重要的作用。環境監測就像是一位醫生,有了他們的“望聞問切”,就能制定出科學的防治方案。
2010年,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省環保廳聯合簽訂《關于建立完善海陸一體化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機制協議》。在高標準監測數據的基礎上,福建各級財政近5年來共投入資金逾10億元,用于海灣環境整治,包括灘涂養殖區整治、沙灘修復、紅樹種植、漁排整治等。2014年,近岸海域(包括海灣)海水水質達到或優于二類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比例提升到65.1%,八大類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79.1%,提早一年實現福建省制定的“十二五”目標。
內蒙古天然草原面積全國第一,但草原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由于開采資源,許多區域有進一步沙化的趨勢。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整合農牧業、林業、水利、環保、土地等部門的監測監理權力,統一成立生態保護委員會。在生態保護委員會統一協調下,全盟的生態狀況監測實現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系統互聯共享。
環境監測進入快車道
今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互聯共享,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顯提升。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新格局。
7月3日,甘肅省省長劉偉平主持召開省政府第85次常務會議,他強調要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根據劉偉平的要求,甘肅省環境監測站編制了《甘肅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方案編制大綱》,分解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主要內容。
科學準確的環境監測儀器數據是生態環保工作的基礎,生態環保事業發展越快,就越離不開牢固的監測基礎。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