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10月16日。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從10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距離《食品安全法》的首次頒布已經過去了7個年頭。
近年來居民的“菜籃子”“果盤子”日益豐富,農產品質量安全也受到空前關注,數據顯示抽檢蔬菜、水果和肉類合格率都在96%以上。
但在高合格率的背后,食物農殘問題的現狀如何?今天,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京滬兩地時令果蔬的農殘檢測結果,并與7年前京滬兩地的農殘檢測數據進行對比。
結果顯示,高毒劇毒農藥檢出率大幅下降,但生鮮果蔬上混合農殘問題依舊嚴峻,禁用農藥每月均有檢出。綠色和平認為,我國農業發展在豐富多樣化居民“菜籃子”的基礎上,更應加速擺脫對化學農藥的依賴,滿足居民對“舌尖上的安全”日益提高的需求。
綠色和平從今年7月開始,每個月隨機購買京滬兩地的時令蔬果,送至具有資質的獨立第三方實驗室進行466項農藥殘留檢測,并在次月公布檢測結果。
三個月以來,已經累計檢測了小油菜、黃瓜、桃子、生菜、豇豆、甜瓜、菠菜、青椒、葡萄等9種時令蔬果。新出爐的第三季度的農殘檢測結果顯示:87%的蔬菜和水果被檢出農藥殘留,其中尖椒、豇豆、小油菜和葡萄農殘問題最為嚴重,最多均檢出10種混合農殘。
同時,綠色和平將此次檢測結果與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在京滬穗超市和農貿市場的蔬果農殘檢測結果進行了對比。對比七年前的食品安全檢測檢測數據,高毒農藥的檢出率有大幅度下降,高毒農藥檢出率從20%降到5%,然而蔬果上最突出的混合農殘問題依然嚴峻。
2008年的45個蔬果樣品測出了50種農藥殘留,2015年的54個蔬菜樣品測出了58種農藥殘留,平均每種果蔬上的農殘2008年為5種,2015年為4種。
“這一跨時間的數據對比顯示,國家對高毒農藥的淘汰和禁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這僅僅解決了一類危害最明顯的農藥使用問題,”綠色和平食品安全與農業項目主任王婧說:“大量混合農殘的檢出說明目前農業生產中仍然在大量混合使用低毒農藥。這些低毒農藥,有的會對內分泌系統產生影響,或增加致癌風險等,更多是長期小劑量接觸對人產生的慢性危害。”
雖然國家農殘標準相比7年前,納入檢測的農藥種類增加了1倍以上,最大殘留限量指標進一步擴大,但是所有數據、標準只針對單一蔬果上的農藥殘留,沒有考慮混合農殘和綜合食物攝入的疊加效應。目前,歐盟已經就這種只針對單一農藥進行風險評估的方式提出質疑,并開始研究混合農藥殘留的危害。
“高合格率的背后,混合農藥殘留的危害仍然存在,依然威脅著城鄉居民的健康。”綠色和平食品安全與農業項目主任王婧說:“只有從根源上擺脫對化學農藥的依賴,才能最大限度上減少對農藥的暴露和對人健康的危害。”
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過去被認為是“安全”的農藥,已經被科研機構和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確認存在健康危害和環境風險。比如目前大量使用的除草劑草甘膦今年被WHO(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對人的可能致癌物;一些新煙堿類農藥由于對蜜蜂種群有傷害已經被一些國家禁用。
“我們還將持續檢測京滬兩地的農殘情況并每月公布檢測結果,為居民的食品安全狀況提供獨立的參考。”綠色和平食品安全與農業項目主任說。
農業部在今年初出臺了“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發展規劃,要在2020年達到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綠色和平呼吁,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的部門應積極利用各方資源,推廣行之有效的生態農業措施,幫助主要蔬菜和水果基地實現農藥減量使用,才能扭轉近年來農藥年增8%的趨勢,讓農藥殘留情況得到實質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