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這是8月底拍攝到可可西里藏羚羊遷徙的畫面;還有黃河源頭扎陵湖,從這里(遠程視頻)實時就可以看到,它已經和鄂陵湖‘牽手’了,除了能實現實時監測,‘生態之窗’還能對野生動物進行抓拍和錄像。”9月14日,青海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值班人員楊帆與往常一樣,對所有監測點位進行觀測。
青海省環境信息中心主任李宏奇介紹,三江源生態情況復雜,有草原、濕地、冰川等多種生態系統,還有雪豹、藏羚羊等多種珍稀物種。此前所利用“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評估體系由于遙感監測頻率低,無法提供實時觀測環境監測儀器數據,為此,為了近距離觀覽典型區域生態類型、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他們在此基礎上啟動了青海“生態之窗”遠程高清實時視頻觀測系統的建設,實現了遠程實時高清視頻觀測和監控。
“目前,‘生態之窗’已完成了瑪多縣黃河源鄂陵湖-扎陵湖、雜多縣瀾滄江大峽谷、可可西里青藏鐵路五道梁北大橋、昆侖山玉珠峰南坡等14個觀測點位的布點和視頻接入工作,而這14個觀測點均在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無人區。青海重點生態區域以及三江源國家公園典型區域等觀測視頻均可在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廳實時查看。”李宏奇說。
據了解,“生態之窗”系統前端使用攝像機可實現360度連續旋轉,觀測距離可從5公里、10公里到15公里,夜晚最遠觀測距離可達3公里。此外,系統還可以實現絆線入侵、區域入侵、徘徊檢測、快速移動、智能跟蹤等智能分析,實現對三江源生態保護區及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的智能檢測、分析、跟蹤和預警。
李宏奇表示,“生態之窗”的運行,不僅將獲取的數據及視頻資料通過環保業務專網傳輸至環保云存儲平臺,還對青海生態環境保護起到了技術支撐的作用。未來他們還將開展濕地、凍土、冰川、環境質量等因子的長期全面監測,系統全面掌握青海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狀況及變化規律,為國家重點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成效評估、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等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