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對食品安全的威脅
雖然從我國食品安全案例來看,似乎三聚氰胺、蘇丹紅等化學添加劑成為食品安全的洪水猛獸,但就臨床與疾病控制處理來講,危害更嚴重、影響較大、控制處理難度較大的還是微生物問題。這可以從微生物的特點來理解。對于化學添加劑,可以通過立法控制添加量,只要生產企業遵紀守法,嚴格執行標準,控制其攝入量,便可以消除其對食品安全的威脅。
但微生物由于其特殊的生命特征,即便食品污染或攝入很少,其自身也可以通過繁殖來增強其威脅程度,因此很難通過定量標準來完全控制微生物的危害。另外,微生物及其毒性代謝產物又會污染環境,進而污染食品,不僅會導致不同地區的微生物或毒素的污染,還會引發新一輪傳播。
微生物導致的食源性疾病,從其發生來看具有潛在的不確定性;從其所致危害產生來看,具有擴展性和循環性;從其監測與控制來看,也存在較大復雜性和難度。微生物的變化性也使得國家對微生物標準的制定要隨著時間、技術的發展和對微生物及其毒素的認識深入,不斷調整,而不能一成不變。
我國對由微生物引發的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力度
我國食品行業存在著準入門檻較低的弊端,對一些小企業及作坊生產監管不足,也使得化學添加劑問題相對突出。而且,百姓往往對于飲食中有微生物導致的腹瀉不以為然,國家很難獲得準確的微生物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統計數據。
從國家層面來看,其實對微生物監管控制的投入還是很大的。早在食品安全評估中心成立之前,就已開始對常見微生物污染及危害進行評估,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微生物的檢測能力、溯源能力建設都在不斷推進。
就其整體狀況來看,我國有很多關于食品安全相關微生物研究的課題,如劉秀梅老師承擔的食品安全微生物快速檢測和溯源系統鑒定,CDC(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沙門氏菌信息的收集整理、對霍亂弧菌的持續研究等。但是這些課題仍過于分散,缺乏針對食品安全相關微生物研究的長遠規劃,還沒有形成規模、系統。
針對食品中的微生物的檢測方法
從檢測對象角度來看,食品中微生物檢測的金標準是進行培養拿到微生物,確定其存在并進行定量。另外,還有間接的方法,即利用試紙、培養基,通過顏色變化的觀察,間接指示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檢測應用相對廣泛的是免疫學方法。
從食品快速檢測儀器的角度來看,包括培養儀、免疫檢測系統、核酸檢測系統、PCR儀、酶聯儀、生物傳感器等。從近年來食品中微生物的檢測技術來看,體現出以下幾個趨勢:首先,現場快速檢測技術應運而生,而且成為迫切需求;其次,檢測能力從定性到定量的轉變,不僅需要檢測出有什么,還要檢測出有多少;再次,檢測儀器操作由復雜化到“傻瓜式”的趨向,操作的便捷化對檢測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有,微生物由肉眼判定到儀器判定的趨向,檢測儀器不僅要準確判定,還需要對定量結果進行儲存、調出、打印、傳輸,從而實現檢測的完整性。
技術的發展也帶來微生物檢測的新方向,即微生物的精確溯源,建立蛋白指紋、基因指紋圖譜數據庫,讓微生物檢測有源可尋、有根可求。溯源,不僅僅是對微生物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要求,更是對所有食品安全問題的要求與發展方向,從田間到餐桌的溯源能力,有助于從食品加工與銷售各個環節對微生物危害進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