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為貫徹落實中央、省相關要求,加快推進德陽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德陽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細則》已經市政府同意,并于7月底印發。實施細則提出,將堅持明晰事權、落實責任,健全制度、統籌規劃,科學監測、創新驅動,信息共享、測管協同的原則,以改善本市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全面設點、全市聯網、自動預警、依法追責”的總體要求,逐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監測新格局。
實施細則明確了建設目標為:到2020年,建成全市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形成符合德陽城市特點和發展要求、責任邊界清晰、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高水平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監測預報預警、環境風險防范、信息化水平明顯提升,監測與監管協同聯動、生態環境監測配套制度、標準和技術規范體系基本完善,部門會商等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
當前,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還存在范圍和要素覆蓋不全,建設規劃、標準規范和信息發布不統一,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監測與監管結合不緊密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實施細則要求,相關部門要按照統一監測規劃、統一基礎站點、統一標準規范、統一評價方法和統一信息發布的要求,制定統一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發展規劃,建立和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管理制度,以規范化的監測,確保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實施細則提出,我市將統一規劃,建設跨行業、跨區域,涵蓋大氣、水、土壤、草原、森林、生態、噪聲、輻射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統一規范、數據互補、資源共享、科學高效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通過構建環境質量監測網絡、污染源監測體系和生態監測體系,按照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全面開展全市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客觀、準確、及時地反映全市的環境質量、污染源排放、生態狀況及變化情況和環境風險。對于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聲和輻射等,實施細則還分別提出了建設要求,確保能客觀、準確地反映環境質量和污染物排放狀況。
在建立起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的基礎上,我市將建立匯聚共享機制,并對全市生態環境監測信息統一發布。各級各有關部門將研究建立數據共享清單,明確數據共享范圍、方式、責任和權利,按需集約構建和完善數據直通平臺,與全市生態環境監測儀器大數據平臺對接聯網,及時準確發布全市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及生態狀況監測信息,加強空氣重污染預警信息發布與市預警發布中心的聯動。與此同時,各級各有關部門還將利用數據進行預報預警,加強環境質量監測預報預警,強化重點監管企業自動監控和重點監管區域的追蹤溯源,提升生態環境風險監測評估和風險防控能力。
為確保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有效應用,我市還將建立測管協同機制,精準服務、嚴格考核,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制度與保障體系。我市將在應急管理、搶險救援、自然災害應對、突發環境事件處置和重大事件處理中,建立應急監測服務與應急處置的協同工作機制,有效應對和控制環境污染,保障生態安全,建立監測與監察執法協同配合制度,依法履行對排污單位的環境監管職責,形成監測與執法職責分明、同步聯動的工作機制;將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結果作為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環境保護督查、環保目標考核、干部離任審計、生態補償、環境質量改善激勵、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綠色信貸等領域的重要依據;將加強各類生態環境監測隊伍建設,不斷完善我市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立健全培訓制度,不斷提高監測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
據了解,我市已成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措施;統籌生態環境監測信息共享和大數據平臺建設;指導、協調、監督有關政策措施落實和項目推進;研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中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