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突發事件應對機制,有效預防和科學處置食品安全事件和事故,廣東、四川兩省相繼在日前印發了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兩份預案分別為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定級,并明確了三十余個指揮部成員部門的詳細職責。兩份預案的頒布,為當地食品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提供了更為科學的應對機制,同時體現出“早發現、早報告”的原則。
廣東:事故分為四級 現場采用指揮官制度
8月2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在印發新修訂的《廣東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中,明確了廣東省行政區域內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食品安全事故應對工作。
在發生特別重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時,廣東省人民政府根據需要成立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指揮部(以下簡稱省指揮部),統一領導和指揮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預案》要求,發生可能與食品有關的急性群體性健康損害事件的單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或個人發現其生產經營的食品造成或可能造成公眾健康損害的情況和信息;有關監管部門發現食品安全事故或接到食品安全事故報告、舉報或投訴,經初步核實后均要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食安辦和有關監管部門報告。
另外,根據食品安全事故分級情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響應級別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四個等級。
食品安全事故現場應急處置,由事發地人民政府或相應應急指揮機構統一組織,實行現場指揮官制度,各有關單位按照職責參與應急處置工作。包括患者救治、妥善安置受到影響的人員,及時上報事故和人員中毒、死亡情況,分配救治任務,協調各級救援隊伍的行動,查明并及時組織力量消除次生、衍生事故,組織援助物資的接收和分配。
四川: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必須半小時內上報
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了的《四川省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對四川省行政區內發生的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可能有危害的食品安全事故,以及已經造成不良影響的食品安全檢測輿情事件應對工作作出規定。而在2012年出臺的原有預案于8月25日起廢止。
《應急預案》要求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必須半小時內上報,受污染食品流入2個以上省份啟動Ⅰ級響應,各級政府每3年至少開展一次應急演練。
指揮部實行指揮長負責制,由省政府分管領導擔任指揮長,根據需要下設綜合協調、事件調查、危害控制、醫療救治、檢測評估、社會穩定、新聞宣傳等若干工作組。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在指揮部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加強對事件發生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工作的督促、指導,積極參與應急救援工作。
在信息報送上,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獲得疑似或已確定的食品安全事件信息后,要在第一時間向同級食品安全辦報告簡要情況,原則上不得超過2小時。發生Ⅱ級、Ⅰ級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接到報告的縣級以上食品安全辦必須30分鐘內以電話方式、1小時內以書面形式報告本級食品安全委員會并逐級向上級部門報告,每級報告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對隱瞞、謊報、緩報食品安全突發事件重要情況或應急處置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經有關部門認定,依法追究有關責任單位或責任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