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歷經87小時,南京市丟失的一枚銥—192放射源終于被找回。南京放射源丟失事件雖然告一段落,卻引起了人們對放射源的關注。放射源可能有哪些危害,如果意外接觸到了,該怎么辦?為解答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核輻射防護專家徐榭。
徐榭說,根據放射強度的不同,放射源可分為五級,一類源放射性最強,此后依次衰減。過度的放射源輻照,短時間內可能造成血液中白細胞數量的下降,對人體有較大傷害。其次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皮膚灼傷等癥狀。最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死亡。另外,受到輻照的人今后患癌癥的可能性也與輻照的強度有關。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接觸到的放射源是極其少的。工業用途的放射源主要分布在實驗室、工廠、核電站等場所,密封性好,對這些區域也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比如,對經常接觸放射源的使用者來說,都會接受專業的輻射安全等訓練,并有嚴格的出入登記制度,以及安全檢查手續,以確保放射源在安全的保存區域內。
不小心接觸到了放射源,怎么辦?徐榭說,如果確信接觸了較強的放射源,應該向環保或核安全管理部門報告,并立即前往醫院,根據診斷情況,服用藥物或進行手術治療。
有人認為,接觸放射源就會得白血病或引發癌癥。徐榭表示,這一說法并不準確,首先要看接觸了哪種類型的放射源和輻照時間,即便接觸了,也大可不必過度恐慌。密封放射源的輻射與其他諸如體內中毒事件不同,它是發生在人體之外的,其危險程度與現場距離、輻照時間都有關聯。我們可以對放射源進行人為地控制,盡快將它轉移,主動減少危害。同時,對接觸者做檢查,進行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存在大量的核輻射放射性檢測的物質,比如空氣里的氡氣和香蕉里的鉀—40,低強度的放射源對人體沒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