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專家對云南高原特色農業進行了一番解析,對其安全問題存在擔憂。
“高原特色農產品要走出去必須保證安全。”云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院長龔加順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食品安全檢測問題受到消費者的普遍關注,只有認清影響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的安全因素,構建保障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的長效機制,推進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標準化建設,才能為發展云南高原特色農業保駕護航。
“豐富多樣、生態環保、安全優質、四季飄香”是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的特點,也是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的最大優勢、最大潛力、最大亮點。
“食品安全問題,作為社會問題和民生問題,越來越多的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專家的評論、政府的重視。”龔加順表示,云南省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變的關鍵階段,面臨著一系列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質量安全壓力加大。
當前,農業仍然是云南的弱質產業,是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農產品加工能力和水平還有待提升。龔加順說,總體上看,云南各類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穩中有升,但局部領域問題突出,少數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存在誠信缺失,制假售假,標識欺詐,違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違法添加非食品原料等現象時有發生。
龔加順認為,缺乏食品安全專業人才也是導致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之一。他說,食品安全監管的專業人才缺乏、食品分析檢測人員缺乏、企業食品安全生產的專業人員緊缺、其他涉及食品產業的行業也對專業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和要求,“社會對食品專業人才,特別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的剛性需求十分巨大。”
為此,云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依托云南農業大學于2013年成立了云南食品安全管理學院,加強食品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各級監管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和負責人的培訓,同時開展科學研究與標準制定工作。
龔加順告訴記者,該學院將以食品安全管理教育為主,逐步開展食品安全相關專業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等層次的學歷教育,培訓具有良好素質、掌握食品生產加工標準、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等專業技能和具備食品安全管理相關知識的專業技術人才,為云南食品安全工作輸送專業人才。
據了解,云南農業大學正在研究開發一套“云南食品安全評價體系”,該體系包括400多個量化指標,從政府、企業、社會、合格率四個方面構建評價,最后給出評分,打破以往專家開會評審的評價機制。該體系以州市為單位進行評價,覆蓋到縣鄉和種養殖基地,預計明年上半年可以投入使用。